查看原文
其他

李镇西:请拆除这些妨碍青年教师成长的不合理的“门槛”

李镇西1 校长传媒 2021-09-22


【李镇西专栏】

请拆除这些妨碍青年教师成长的不合理的“门槛”

原创作者|李镇西

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,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“镇西茶馆-ID:zhenxichaguan”,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


先说几句:


最近忙得很,都很少上微信。但有一件事应该及时(其实已经不及时了)应该给读者们——尤其是参与了前次职称改革意见调查的老师们——汇报一下。


上次我在“镇西茶馆”关于职称改革的调查和相关的调查报告,在“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”上发布后,反响强烈。后来接到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邀请,请我12月19日去参加有关教育评价的座谈会,虽然由于时间冲突我无法前去参会,但我将这份报告和建议书面呈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。希望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,但点点滴滴的呼吁和改进,并非只是梦想。


所以,不要总是以为“说了也白说”,积极的建议总是一件好事。


同样,这篇谈评优选先不合理“门槛”的文章对目前评优选先制度某些弊端的批评,也是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,真正激励老师们更加主动地从事教育。我相信也不会“白说”。


昨天这篇谈评优选先不合理“门槛”的文章放在次条推出,依然引起许多老师的共鸣。当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,包括一些别字。我今天吸收了部分意见,修改后重新推出,并且放在头条。


和不少老师的意见不同,我坚决反对取消职称制度,但主张包括职称制度在内的评优晋升等制度应该尽可能合理。当然,所谓“合理”也是相对的,但目前的评优选先和职称制度,的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


我一直认为,尽管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,但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对待职称和评优选先制度。


好,我把修改后的文章重新发布于下——


收到一位朋友在博客上给我的留言:“请关注今年教育局、人社局评选市学科带头人文件,居然要工龄20年!如果您当年也遇到这样的情况,会怎么样?请你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关注和呼吁此事。”


其实,这个问题我已经关注很久了。一直有说话要说,但不知对谁说。今天,我就在这里说说吧!

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各种评优选先有了许多“坎”,比如,几乎所有职称评定的条件,都有“必须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”之类的规定。注意,这是“专业论文”,那就得有“理论性”,得有“高度”和“深度”。有老师写作并发表的“教育随笔”、“教育故事”和“教育案例”,无论多么真实生动,多么有血有肉,多么贴近校园和课堂,统统不算!许多老师本来其他方面都很优秀,可就是过不了这个“论文关”。


除了“论文关”,还有“年龄关”。比如,35岁就是一道坎,好多有关青年教师的荣誉称号的评选条件,都规定候选人不得超过35岁,尽管按国际惯例,“青年”的年限应该是在40岁;好,说到40岁,这又是一道坎,参加校长助理考试的人就不得超过40岁,中层干部竞聘者也不得超过40岁;在一些地方,还有着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,对过了40岁的老师,评高级职称基本上就在不在考虑之内……   这种“年龄关”把多少渴望上进的老师拒之门外啊!


除了“年龄关”,还有“年限关”,即对教龄(工龄)的要求,也就是上面那位朋友说的,市学科带头人的参评者,必须要有20年以上的教龄;与此类似,参评市优秀青年教师,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龄;同样,参评“教坛新秀”,必须要有三年以上教龄。我估计这个“年限关”最早源于职称评定,多少多少教龄才能评上中级职称,然后又必须积累多少年的教龄,才能参评高级职称。等等。


除了“年限关”,还有“台阶关”——这是我临时杜撰的一个词,是想说明这种现象,在不少地方,要评上某一荣誉称号,必须有前一个台阶作为基础,比如,只有评上“教坛新秀”,而且是多少年后,才能参评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;只有评上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,同样需要一定的年限,才能参评“市学科带头人”,等等。又如,只有“区学科带头人”,才能参评“市学科带头人”,继而才能参评“省学科带头人”,等等。这样一个个的台阶,是一个也不能越过的,一般来说必须按部就班。


还有其他我不好命名的各种“关”,比如,必须担任班主任多少年多少年,或者必须支教多少年多少年;又如,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研究的课题获得过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;再比如,必须取得市以上课堂大赛一等奖,等等。


也不能说这些条件一点都没有道理,只要评选或评定,总会有标准。单独地看,某道“坎”也许就是一种导向,比如,做班主任年限、支教经历等等,就是为了通过制度来引导老师们勇挑重担,不畏艰苦。又比如,关于论文和课题的规定,就是为了引导老师们做研究型教师,而不仅仅做教书匠。


问题是,一旦这些条件绝对化,或者一刀切,问题就出来了。


比如关于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的要求,现在在相当多的老师那里就已经变味。本来教育科研是“做”出来的,而不是“写”出来的。即使最后的课题报告或论文,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之自然结晶。然而现在有许多论文是闭门造车硬写(甚至抄)出来的。为什么?因为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呀!于是,为职称而写作成了“教育科研”的全部内容。我认为,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写出并发表教育论文,当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;但这只能是提倡而不能通过评职称时的“一票否决”来强制。即使要将论文与职称评定挂钩,也只能是“在同等条件下有论文者优先”。因为一旦强制便极有可能弄虚作假,而这样虚假论文现在实在是太多了:有的剽窃别人的论文拿去发表,有的请人代写论文然后投寄报刊,有的通过托关系“走后门” 在报刊发表文章,有的干脆就花钱买“论文”——各种收取“版面费”的报刊或“论文选编辑部”因此便应运而生。


我觉得比“论文关”更不合理的是“年龄关”和“年限关”。是的,教师的教育技能、水平、素质、水平等等,需要实践的积累,但这个积累的时间,却不可以“一刀切”。达到同样的高度,有人需要十年,有人可能八年、五年甚至三年就行,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熬十年呢?曹禺22岁写出《雷雨》,肖洛霍夫26岁写出《静静的顿河》,他们都创造了在一般人看来和他们年龄不相称的杰作。胡适26岁就当上北大教授,朱自清也是27岁就从春晖中学直接到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。如果在今天,无论胡适还是朱自清,要凭教授,年龄和教龄就过不了关。现在,我们的老师申报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必须有10以上的教龄,申报“市学科带头人”必须有20年以上的教龄,我觉得实在不妥。极不利于人才的快速成长并脱颖而出。


说到年龄限制,还有一点不合理。就是诸如“40岁以下的老师才能报考校长助理”以及过了40岁有些职称和荣誉就不再考虑之类的规定——也可能是不成文的规定。我曾给一些有管理欲望的年轻人说,先沉到课堂潜心教学,40以后再当校长也不迟。可人家说:“过了40,什么都没我们的事了!”最近我校有位年过40的老师,各方面素质非常不错,我很想推荐他担任中层干部,可按有关文件的条件,他早已超龄。还有一位女教师,也非常优秀,本来想申报省级骨干教师,可也是因为超过了文件规定的40岁,只好望而却步。


在所有关卡中,我觉得最最不合理的是“台阶关”。一个老师,如果年轻时没评上“教坛新秀”,以后要向“上进”基本上什么都没戏了!他因此不可能评上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,依次接下来的什么“市学科带头人”等等,也不可能了。同样,如果没有区的相关称号,想评市级省级的荣誉也是做梦。


在上面种种貌似合理实则荒唐的规定面前,什么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什么“终身学习”,什么“艺无止境”……都是苍白的!那么多的限制,上进?还有什么劲啊!


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评优选先变得如此苛刻。相比之下,我倒属于幸运的。我没评上过“教坛新秀”——当然,那时还没有这个称号,但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“市学科带头人”等称号早就有了,但我也从来没评上过。在我评上特级教师之前,我几乎什么荣誉什么都没有——我这一辈子就没当过“市优秀青年教师”,也没当过任何级别的“学科带头人”或“骨干教师”。同样,我是从班主任直接当上校长的,在那之前,我连一天中层干部都没当过。而我当校长已经46岁了!如果我年轻时候,也遇到这样“年限”那样“条件”,那我还不死定了?


我特别想给有关部门说的是,能否把各种评优选先的“门槛”降低一些?我尤其希望能够放宽甚至取消年龄和教龄的限制。只要达到了师德和教艺的标准,无论30岁还是50岁,无论教龄3年还是30年,也照样可以评上相关职称或获得荣誉称号!


想想高考吧!连十二三岁的小孩都可以成为少年大学生,为什么20多岁的年轻老师就不可以申报“学科带头人”呢?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跨进高考考场,为什么40多岁的老师就不可以报考校长助理或竞聘中层干部呢?

 

2011年6月22日写就

2018年12月24日修改

延伸阅读:

别让职称评审害惨了青年教师

李镇西:职称,一线教师的光荣与梦想

李镇西:如何让学生迷上语文课?

李镇西:我鄙视这样的“名校”

李镇西:对孩子,究竟应该“顺其自然”,还是“严厉管教”?

李镇西:教师职称评定往何处去?请您实话实说

李镇西:面对一塌糊涂的升学成绩,我是怎样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的?

李镇西: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

李镇西:如果老师被学生骂了,或者老师忍不住骂了学生,该怎么办?

李镇西:“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”——也说何老师被抓被关七小时

李镇西:班主任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精彩?

李镇西:真实有效的教育,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之间……

李镇西:究竟能不能用“差生”这个词?

李镇西:“我没有‘逆流而行’,我只是觉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!”

李镇西:难道充满人性的师生依恋还比不过冷冰冰的“获奖证书”吗?

李镇西:你们就是星辰大海!

李镇西: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

李镇西:别让墙壁说套话

李镇西:学生群殴老师,我们的教育对此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?

李镇西:为何不少家长会“逃离”中国教育?

李镇西: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,你就先做那样的人!

李镇西:我退休前的“最后一课”

李镇西:王绍华,一位我终身感念的校长!

李镇西:老师的假期不能被“缺斤短两”,否则放假就成了放“假“

李镇西:领导,您可知道您要求的“痕迹管理”给老师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吗?

李镇西:为正直的校长说几句公道话

李镇西:令人发指,他如何下得了手!

李镇西:这个“优生”打了中国功利主义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

李镇西:有的老师为什么会迷恋“应试教育”的锁链?

李镇西:变态的高考——从“旗开得胜”说起

李镇西: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!

李镇西:校长的第一压力应该是什么?——由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所想到的

李镇西:“教师的光荣就印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!”

李镇西:手铐是做什么用的?

【光明锐评】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

我们还剩下多少教育情怀?

李镇西: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

李镇西:严书记“春风”不再,“李向阳”又建奇功

李镇西:回望十年前“5.12”这一天

李镇西:郭继红——大气而优雅

李镇西:幸福比优秀更重要

李镇西:父母应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?

李镇西:父母是孩子最好的“起跑线”

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:要孩子读书的人却不读书,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

李镇西: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,为什么还要“营造书香校园”?

李镇西:如此诽谤整个教师群体,说轻些叫“无耻”,说重些叫“无耻之尤”!

李镇西: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,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?

李镇西:我患有“饭局恐惧症”

李镇西:请别老想着“请教”别人,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

李镇西:孩子,你为什么要骂老师?

李镇西:作为校长,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?

李镇西:一个小女孩忘记戴红领巾,影响学校什么“声誉”了?

李镇西:养成三个好习惯,孩子幸福一辈子

李镇西:教育要有“儿童视角”

李镇西: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,要你家长干什么?

李镇西: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找回来的?

李镇西:孩子,不要用“粗心”来原谅自己

李镇西:孩子,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

李镇西:教育呼唤“人”的回归

李镇西:学生考差了,她对孩子们说——“不怪你们,是我没教好。”

李镇西:跳楼自尽的刘老师,你真不该这样啊!

巴中一中学教师坠亡:被分数杀死的,除了学生,还有教师

李镇西: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建议

李镇西:别拿“一线教师”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,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

李镇西:我是这样转化“后进生”的

李镇西:把教育当饭碗不可耻

李镇西:家长“红包挖坑”之后,错的不是张老师,而是教育局!

家长挖坑,教师点收红包后被处分,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何时休!

李镇西:“请像我一样做教师!”

谁给谁“抹了黑”?——请教屯留县纪委

因为有了你 ——谈教师的尊严

谁来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尊严

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

杨东平: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, 对孩子太狠、太敢下手

独家对话 | 杨东平:“疯狂补习”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

杨东平: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

改变教育,从这里开始——校长传媒(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

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

分享“教师卓越发展智慧”与“学生健康成长方案”

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

投稿邮箱:

xiaozhangchuanmei@qq.com

联系我们加QQ:2636915649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